编者按:时代伯乐以帮助地方政府产业升级为三大核心使命之一,经历7年时间的实践打磨,能够与合作政府共同奋斗,成体系、成建制招引项目,打造产业园,现进行招商引资的深度研究和阶段性总结。本次体系化进行编辑和整理,全面刊登系列招商引资文章,抛砖引玉,敬请参考。
贫穷还是富余,决定于什么?——一个政府是否以招商引资为核心来进行使命驱动。
我们先看中国

南方各省普遍对北方各省形成碾压性优势!
我们再来看世界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上一张图,这张图是全球GDP的分布图,它的50%都是由这些绿色小区域构成的,这些绿色区域总的面积只占到全球的3.7%,但是他们所创造的GDP达到了全球的50%。
那这三个区域是哪些地方呢?那第一部分就是北美,尤其是以美国南东西海岸,加上中部的德克萨斯州;然后就是欧洲,欧洲欧盟这个绿色的部分;还有就是东亚,东亚主要就是日韩加上中国大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通过研读上面两个图表,结合身处深圳这一招商热土并经常与北京和上海的同仁交流,时代伯乐进一步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和规律:谁在深圳、上海和北京招商引资最为积极,经常拜访投资机构,拜访产业园,那个地方就是发达地区或者正在冉冉升起的地区。全世界而言,这个规律依然存在——那些绿色的区域都是全球吸引人才和招商引资最为积极的地区!然后,我们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发现,全国来看,哪个地方政府最重视招商引资,哪个地方就是经济发达地区;那些贫穷落后地区,往往都是招商引资力度最小的地方。在深圳、上海或者北京的各类重要的招商会上,可能影子都找不到他们,即使找到他们,那也是在走形式主义。时代伯乐最近对深圳过去的成功和苏州过去的成功进行研究,还是发现,与深圳当时的领导对招商引资的重视完全相关,而且基本上做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而反观其他几个经济特区,特别是汕头,表现实在差强人意,这与他们过往领导对产业和招商的理解存在高度相关性——追求短平快和追求投机,没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最近,相信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重庆、合肥、长沙和武汉迅速崛起,而北方城市的相对衰落,我们还是发现,这一规律又在起作用:谁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牛鼻子,谁就是发达地区或者即将成为发达地区。这一波南方中部城市的崛起,再次证明,沿不沿海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不是太差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环境,发展缓慢就是自身的原因。按照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那么,检验一个地方政府是否懂经济,是否以人民为本,就是看这个地方政府是否把招商引资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因为只要一个地方经济取得极大的进步,这是第一性原理,其他问题会迎刃而解。江苏和浙江经济是最为发达和平衡的,社会治安也是全国最好的地区之一,当地政府也是最为重视招商引资和引导基金使用的。招商引资何其重要,即使是今天的美国,不管是特朗普还是拜登,依然将重点项目的招商引资作为政府的突出使命,甚至动用黑手段(对付台积电和三星就不是那么君子)强迫自己看好的项目落户美国。欧洲、日本的日渐衰落或者说在全球经济占比的下降,其实就是招商引资力度或者能力的下降,对资金吸引力的下降,成为死水一潭,而东南亚和印度的迅速发展,又恰恰有益于招商引资的各种优势发挥。所以,时代伯乐认为:和平时代,世界各国的发展竞争就是一部比拼招商引资能力的竞争,各国政府发展的核心和重点就是招商引资,就是招商引智,只是不同的阶段,招引产业和项目不同而已;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就是一个与全世界比拼招商引资能力的40年,就是全国各地比拼招商引资能力的40年,产业格局和地区繁荣指数与招商引资完全相关。为什么站在今天的世界,招商引资还是一个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呢?经济发展的背后是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第一性原理,这是个意识问题,之前是深圳和苏州等地先想明白,然后,重庆、长沙、武汉和合肥也想明白了。当然中国最先想明白的是邓小平,并且付之于实践,才有今天中国之繁荣昌盛。众所周知,按照经济学常识,经济发展与土地、资金、劳动力和技术高度相关,特别是离不开新技术和新项目,其中,土地、劳动力是各地的优势资源,因此,资金和项目成为重点,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新进来资金,进行内涵与外延式扩张,经济才有可能取得蓬勃发展,所以经济发展的第一性原理是招商引资,按照邓小平的理论,发展是硬道理,以钢为纲,纲举目张,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教育、医疗还是养老,甚至是社会治安问题等等,只要政府有足够的财力,这些问题要么大事化小,要么烟消云散。发展问题的解决,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以,今天站在更为长远的视野来看,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是1,其他的是0,如果1没有了,则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坚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00年不动摇”,而经济建设为中心,招商引资就是核心。这是一个多么有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的决策!通常情况下,地方政府有多重奋斗目标,政府领导也是日理万机,日常工作是千头万绪,但实际上核心目标只有两个:一手抓发展,就是抓招商引资;一手抓社会治安,保百姓太平。时代伯乐认为,地方政府领导的第一件大事是学会花钱,学会花时间。会花钱和会花时间才是真本事。招商引资就是一门花钱、花时间的大学问,最值得政府去思考与动脑筋。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有一句极其有道理的名言:普通人总是关心那些流变的事物,追逐热点,变来变去,经常将时间、精力和财富投入其中,而我总是关心那些长期不变的事物,将主要的时间和财富投入到长期不变的事物之中,所以,才有今天的世界级亚马逊。金钱和时间是整个地方政府拥有的最为宝贵的资源,毫无疑问,将政府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长期不变的事物,产生复利效应,这才是根本,而不是只产生一次性GDP的花钱。如何花钱和花时间呢?地方政府应将主要精力和金钱投入到二大长期不变的事务:一个是事关百姓的安全健康和教育;一个是经济发展,其中招商引资决定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决定了安全健康和教育!这里,我们并不是认为,其他需要政府处理的事情不重要,而是完全可以交给二把手、三把手等人去完成,一把手真正需要做一把手应该做的事情——最为重要的事情,第一性原理的事情!当然,要想产生复利效应,地方政府的领导保持相对稳定非常重要,中国之所以取得40多年的发展,与我们领导人的稳定有很大的关系,当然,有时候,改变也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即使有些改变,只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也仍然有很好的连贯性。很多地方政府的领导总是喜欢标注自己的色彩,企图给自己留下一点历史痕迹,毫无疑问,如果不是从老百姓利益出发的话,这是一种极其自私自利的行为。时代伯乐认为,这种人要么居心不良,要么高估自己。真正正确的做法是,经过国家和省的批准,集体决策、结合当地的优势和特色,形成一张蓝图,然后,绘到底,将主要的时间、精力和财富投入到这些长期不变的事物之中,不见兔子不撒鹰。任何地方政府都需要有为政一方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其中的抓手就是招商引资,这也是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长期抓手,一旦形成气候,可能是长期不变的产业繁荣与百姓安居乐业。时代伯乐坚定地相信,很多政府一把手上任之初都是想为老百姓做事情,但不知道从何下手。如果遇上一些焦头烂额的事情,可能就失去了方向,会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的结果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时代伯乐在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中,特别赞赏那些扎根地方,一门心思谋发展的地方政府官员,他们有时候比我们都还勤奋和努力。事实上,那些真正为百姓做过长期有效事情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反观那些一门心思总是想往上升官的人,即使成功,做一个副省长,一个副部长,又能如何?一旦退休,还有几人记得住?!草木一秋而已!地方政府为政一方的真正使命,在于是否为地方百姓做贡献,能否为当地带来并留下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招商引资能够招引项目,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如果有长期规划,那么,还非常有可能创造一个产业,多家上市公司,为所在地奠定经济基础,提供长期发展动力。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招商引资就是使命所在,初心所在!也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核心抓手所在!苏州之所以成为地表最强地级市,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敲门式招商理念先进,历届政府真正能够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张蓝图绘到底。苏州借鉴新加坡经验,在国内首创敲门式招商模式,设置招商办事处,主动对接、服务企业需求。敲门式招商由“新加坡经济奇迹之父”吴庆瑞向苏州工业园区引进。因此,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最早利用敲门招商的园区。毫无疑问,苏州是整个中国乃至全球,地级市中招商最为成功的城市。持续有效地招商引资,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而不是简单地挖坑打洞,只是创造一次性GDP。这需要常抓不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优质项目企业的持续产生。没有产业的繁荣都是虚假繁荣!产业的形成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打造并形成自我循环。现在随着房地产逐渐进入低迷状态和基础设施投入面临城投债难以发行的问题,全国有很多地区的经济开始面临寒冬。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几十年的土地财政和卖地收入,让很多地方政府养尊处优,没有做到未雨绸缪。房地产销售情况再好,但是没有持续地产出,更多是一次性GDP。这一点与优质项目存在本质差异,后者才是会持续下金蛋的鹅!优质的招商引资项目落户会直接带来税收,同时带来常驻人口增加,会提升当地资产特别是土地资产的升值,税收和土地财政的增加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形成良性循环。特别地,如果通过招商引资能够产生优质上市公司,那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更为突出的带动效应。一家优秀的上市公司就是一家优质的小型银行,能够持续不断地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而且这种融资是不要偿还的),不断强化产业链,完全有可能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当然,基础设施和一般的民生工程,也都非常重要,但是有一个轻重缓急的问题。因为如果只投入,没有产出,那么,就只能有一次性的GDP产出,经济发展缺乏持续性,所以,时代伯乐看到,大量地方政府有很多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甚至基础设施也不错,但是像样的企业没有几家,能够成为全国性上市公司的更是寥寥无几,甚至出现,整个东北地区连续3年没有一家新公司上市的窘境。比如我国某三四线城市投入60亿修建风景区,年税收增加只有1000多万,产值不过1、2亿元,如果将这笔资金用来招商引资,按照时代伯乐的水平,定制化打造10—20家上市公司都不是问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是天壤之别,之后再修建风景区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时代伯乐认为,这一波房地产高峰以及受限于城投债发行的基础设施投入高峰即将过去,我们很快会发现哪些地方政府在裸泳,哪些地方政府进行了产业升级,已经崛起成为真正的发达地区。事实上,南北经济的差距已经在揭示过去30年,谁是高质量发展,谁是低水平重复建设。时代伯乐认为,从世界各国形成的贫富差距到今天中国南北形成的差距,其根源在于对于政府使命理解的不同。一个真正为百姓谋幸福的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必然的,而以招商引资为经济建设的核心工作是必然的逻辑导出。要想改变现状,首先需要改变认知和意识,官本位意识下的地方政府和百姓本位下的地方政府有完全不同的经济建设行为,短期看不出来效果,但是,长期而言,差距极其明显,从这个角度来说,招商引资是衡量地方政府是否勤政为民的试金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