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众期待中,国家统计局终于公布全国人口数据,虽然仍然有一定的人口增长,并出现几个新情况:新生人口增速降低;年轻人喜欢独立生活,分户现象明显;人口往东南沿海一带聚集;男女比例失调;老龄化严重;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升。
但是,只要对中华民族未来关心的人,其焦虑感都十分强烈!因为中国任何事物的重要性都不可能与人口红利相提并论,这是涉及到中华民族的长期繁荣,事关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的最大事情。任何事情在亡国灭种面前都是不值得一提的。
按照2020年统计的出生人口1000多万的话,如果不逆转这一趋势,假如每年都保持1000万人,人口预期寿命为80岁的话,再过80年,中国将只有8亿的人口,比现在下降6亿多,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局面。
人口红利的消失或者人口的绝对下降,会导致一国的自然灭亡。日本是全球第一个人口绝对下降的国家,有人预测,如果不出现逆转,按照现在速度,日本300年后,将从地球上消失,韩国是第二个。
事实上,欧洲早就出现严重的人口下降,只是由于非洲移民导致的短暂喘息而延缓这一进程,结果是法国男子足球队出现清一色的黑色皮肤,而不是传统的白人球队。
我们在关注人口问题的时候,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未来的问题,更是一个现在的问题:因为它极大程度地影响到现在的投资和生活,影响到我们现在的钱袋子——财富的增值还是贬值,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拐点问题的出现。
从长期看,一国的“人口红利”不可持续。“人口红利”期只是一国人口变迁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我们需要做好两手准备,人口红利不再,怎么办,因为,人口红利与投资、就业、创业、打理财富的相关性极强。这些决策本质是一件对未来进行判断的事情,所谓“做时间的朋友”,如果在一个人口逐渐下降的国家,何来“做时间的朋友”!!
时代伯乐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地“做时间的朋友”,而是“让投资变得确定”!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中国人口红利为什么会消失?如果消失的话,我们怎么办?
很多人认为,人口红利下降,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科技可以替代人,不影响劳动力。但事实上,人都没有了,谁来消费,生产再多的东西,谁来用了?
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根本原因
第一、4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和颠覆传统的生育观念,以及与此相伴的生育氛围,改变了国民的生育理念和习惯,这是最为核心的原因。
中华民族之所以傲视群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几千年来,我们形成的“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正是这个观念使得我们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毫无疑问,人口最多,只要利用得当,就一定是最为强大的国家,所以,今天,我们更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
我再次强调,生育观念与经济的发达程度相关性不大,而是与生育的文化价值观更大,否则,很难解释在全球无论国家发达与否,只要是伊斯兰教人口,出生率都非常高。
今天中国大量出现的主动性不结婚,主动性丁克家庭等等,如果在40年前,会有巨大的社会压力和舆论压力,他们断然是不敢有这种勇气的!
第二、房价的高企。现在全国的房价水平使得房贷月供/每月收入占比超过50%以上,这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从这个角度来说,推动房价的继续上涨,是一个断子绝孙的行为!
第三、子女教育成本过高:国家出台了免费义务教育,但是应试教育决定广大父母亲只能选择走高考的独木桥路线,为了更大概率上大学,战胜竞争对手,只能参加各种辅导班——所谓的K12教育(即从小学到高中的辅导和培训),这些费用十分高昂,动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给父母亲造成极大的负担。事实上,这些所谓辅导班,如果大家都不上,根本不影响大家的升学,反而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有数据表明,孩子的最终成就与这些所谓的课外辅导没有多大的关系。恰恰是这些课外辅导,导致我们的小孩成为考试机器!扼杀了小孩的创造天性!
二、我们坚信,我国政府有足够的逆转人口红利消失的能力
基于科学和理性的分析,在亡国灭种面前,什么都需要让步,因此,我们预期,如果人口红利继续下降,完全有可能出台下述政策:
1、改变少生优生的政策,大力重建多生的观念,彻底扭转社会不生或者少生的风气,回归“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文化理念,让社会形成生小孩光荣的氛围。这是真正的治本的办法。每个人都是受信仰和精神控制的,只有产生内驱,才有可能得到根本性根治。纯粹的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都不是根本办法。
现在很多人出现不结婚,不生子的观念,这是极其危险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每个人不仅仅是自己,更是人类延续的载体。如果大家都不生小孩,那么,这个世界离消失也就不远了。
2、过去在计划生育时代,党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接下去,完全可以再次发挥多生小孩的先锋模范作用。只要政府鼓励,相信党员的觉悟一定会再次高涨。
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逆转人口红利消失的局面。
3、严格控制堕胎,特别是成年人的堕胎
在很多国家,都严格禁止堕胎。因为堕胎从一定角度来说,就是一种屠杀,是对一个生命的无情剥夺。2019—2021年我国每年都有900多万堕胎,如果这一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对于人口出生的红利无疑是一大利好。
4、出台鼓励和扶持出生的经济政策,将过去罚没以及多生子女缴纳的各种费用全部用于支付新增婴儿,并且每年税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支持人口红利,同时,将住房政策、子女上学等与多子女家庭挂钩。
5、严格控制房价,让老百姓的月供/月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在绝大多数城市,之所以,老百姓不愿意生小孩与高房价有很大的相关性。
6、进一步将幼儿园纳入国有范畴,控制其成本,加之之前出台限制K12教育(即从小学到高中辅导和培训)的发展,从而大幅度降低子女抚养和教育的成本。
三、无论如何,不管怎样,人口趋势的变化必然导致投资方向的重大变化——我们应该回避什么样的投资方向
房地产投资成为首先需要回避的领域:日本在90年代经济增长达到高峰,日本的房价水平达到顶峰,之后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口进入到下降趋势,最近20年来,价格最为坚挺的东京房价,平均下降幅度超过40%!中国东北地区同样由于人口的外流,导致整体房价持续下降,最近三年,下降幅度超过20%。
对K12(即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辅导和培训)的教育产业不利,原因有两点,第一、新生儿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意味着K12市场的整体性萎缩;第二、当前的K12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囚徒困境,家长们为了不输在起跑线都主动或被动参与,结果就是提高了社会整体的教育成本,降低了生育意愿,目前政府部门已经越来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未来政策如何治理有很大不确定性。
地域性投资机会发生变化:最近10年来,中国北方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南方,全国前20大GDP城市,北方城市只有4个,这一趋势还在强化。过去说,投资不过山海关,今后还会继续延伸和扩大。现在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到来,户籍政策已经越来越松了,目前除了北京和上海以外,其他城市基本都开始了抢人大战,大幅度降低人口落户政策,争夺年轻的优质人口。这样一来,经济落后地区的优质劳动力就会向大城市汇集,从而使得优质的一、二线大城市越来越强,而像东北,西北等落后地区的城市就会越来越弱,因为没有优质人口,何谈发展经济!
四、不管人口红利是否存在,我们的投资需要做到进退自如,实现时代伯乐提出的“让投资变得确定”而不是简单地“做时间的朋友”
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即使人口绝对数量在短期内可能下降,但是,有几个方面依然存在人口结构性红利:
第一、老龄人口红利继续大幅度来袭。
第二、知识分子红利和工程师红利继续存在。
第三、专业技能红利大幅度增加: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带来的各行各业的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
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导致结构性投资机会仍然大量存在,中期内中国依然是全世界范围内最有投资价值的市场,当然,投资机会的方向发生重大变化,时代伯乐的观点如下:
1、老龄人口红利使得精准医疗和养老产业成为国内最大的投资机会。
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今后的人口红利主要是老龄人口的红利,而包括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康复在内的精准医疗以及养老产业将直接收益于老龄化人口红利。
2、国家红利会导致中国定价即是全球定价的产业:即使是人口红利消失,但是中国超越美国仍然是大概率事件。新冠疫情中,中国社会及经济的强劲表现,大幅度提升中国资产对全球财富的吸引力,中国GDP历史性达到美国的75%,这是100年来未有之局面,而且,很可能在2028年实现GDP对美国的超越。
任何一个全球第一的国家崛起,都会有一个极强的磁吸效应,财富聚集,坐享大国崛起的红利。这种红利性机会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本市场的机会;二是植根于中国文化输出效应的消费品(有形和无形的),一个国家的强大首先是经济的强大,然后就是文化的输出,而消费品承载文化,美国的可口可乐、耐克、麦当劳、肯德基、迪士尼、好莱坞大片等,背后都是对美国文化的认可。毫无疑问,届时,代表中国文化的消费品,其发展边界会从中国迈向全球,其实,抖音之所以在全球拥有大量用户,甚至在美国都能超越FACEBOOK,背后也有中国强大的因素;三是技术的信赖机会。当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级强国,特别是全球第一强国之时,我们对其技术能力的相信会发生彻底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技术领域的企业,会像华为一样,开疆拓土时,难度会大幅度降低。
3、财富配置再平衡的巨大机会:资本市场存在巨大的机会,这是房地产替代效应。
无论政府鼓励生育,还是人口红利下降,房地产都不再是居民财富配置的方向。中国庞大的财富就会面临重新配置。从美国等曾经的历程来看,资本市场是唯一可以承载巨量财富而又对下一个经济增长引擎有巨大启动效应的平台。
从时光机理论来看,经济高速增长与人口红利并存时,房地产是最佳资产配置,而经济中低速增长与人口红利不再时,与股票股权相关的资产成为首选。
4、人口替代产业会存在机会:一是机器人以及各种自动化产业;二是各产业应对人口减少,特别是用工结构的变化,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将是重大投资机会;三是宠物产业会带来双重红利,既是少子化之后的伴侣性消费,也是年轻人的消费。
5、高端研发、生产和服务型产业会存在投资机会:随着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未来高素质人口对制造业会有挤出效应,也就是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更愿意从事设计、研发、品牌、金融等就业岗位,相对应制造业招工会越来越困难,招工成本越来越高,所以未来能够充分利用工程师红利的创新型科技型公司会更有发展前景。
6、新兴人类的消费产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以量取胜的传统消费将受制于人口不再增长的被动局面,但是,Z时代的新兴人类,他们作为边际消费倾向最高的人群,会主导增量消费的趋势:如医美、宠物、二次元等,重点关注那些能够顺应且精准锁定“新世代”年轻人消费趋势变化的企业所产生的投资机会。
时代伯乐认为,值此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面临不愿意生,不敢生的年代,我们既要积极应对这一局面,也要做好两手准备,让投资变得确定:如果人口红利消失,我们的财富怎么办,我们的创业方向又是什么。